龜壁港社

南寮村古稱「龜壁港澳」,早在《隋書。列傳四十六東夷流求》及施琅《靖海紀事》均有記載。蔣毓英《台灣府志》亦有記載「龜壁港澳,在湖東澳東北,相距三里許。不時有龜壁進港字卵,故名。」。「奎璧港社」一詞則首見於胡建偉《澎湖紀略》。

「奎壁」二字。先民見北寮有一石頭山,形象似龜,有文獻解釋:「龜壁山:龜壁,海物名,山下最多,山崙又類似龜身因以為名。」(高拱乾,《台灣府志》)而自明代到現代有各種寫法,如「奎璧澳」、「奎壁港」、「圭璧港」、「龜璧澳」、「龜鼈港」等,本文取其一「奎壁」使用。
過去曾有一條海路從北寮通過南寮到湖西灣的海灣(如今已蛻變),在入口處的北寮有一座山,長相似龜,因而稱此港為「奎(龜)壁港」。當時北寮和南寮屬同一行政區,稱為龜壁港社。至今,海灣因為太武山沖刷泥砂下來到灣內,及海水砂砱淤積於灣內,當初的海路已成為現在的陸地。
在湖西地區共同迎王、祭王、送王的六個村,通稱為「龜壁澳」。此名沿用在清朝時的行政單位,清朝時湖西鄉有「三澳」(澳,海邊的港口),分別是「林投澳」、「龜壁澳」、「鼎灣澳」,其行政單位類似現在的「鄉」;每澳設有「衙門」,如同現在的鄉公所。舊龜壁澳的衙門設立於龜壁港社(南寮),澳內包含大城北、紅羅罩、湖西、湖東、南寮、菓葉、北寮、白猿坑、青螺共九社。後來一同參與請王、迎王、送王的有六個社:南寮村、北寮村、湖東村、湖西村、紅羅村、白坑村,漸漸習慣將一同祭祀的六村統稱為奎壁澳。

南寮村的先民,約於西元1630年以後陸續自閩南泉州移民澎湖,以半漁半農為業,南北寮居民原本合稱為一聚落,清中期開始,可能因人口增多,或因謀生方式不同,務農的漸集中居於南方的旱地,業漁的則集居於北方海濱,而開始區分為兩個聚落。《澎湖紀略》的載記可為明證,南方聚落仍稱「奎璧港(社)」,北方聚落則開始獨立為「北寮(社)」,不久之後,「奎璧港(社)」改稱「南寮(社)」,南北寮對稱之名正式形成而沿用至今。